国际住宅开发战略与理念
时间:2005年9月1日10:5
关键词:当代地产
摘要:当代地产

    美国新住宅开发战略针对美国以中产阶级为核心的这个社会,美国政府不断调整居住的目标,其中一个很突出的例子,就是美国政府提出的新住宅开发战略,叫做"高明的增长,
高明的选择"〈 Smart growth,Smart choice〉,就是要求住宅保持持续的增长,同时提供市场可供充分选择的住宅

    美国住宅"高明的增长,高明的选择"有五大原则:
    一、以多种类型、多层次的住宅满足全民的住宅要求
    内容是要求每一个社区的建立必须能支持当地的经济活动并满足人口、住宅要求的增长;同时也强调:每一个美国公民有权自由地选择在什么地方居住和住什么样的房子。当然,居民要住什么地方,是自己钱包决定的。但是却也不完全如此,洛杉机有个富豪区,叫比华利山庄,牛得不得了,但真正有成就的大知识分子、大学者、大科学家、一流的大导演、演技派的大演员却不愿住那里。这些人讲收入,绝对是住得起的,就是因为那里铜臭味太重了,不用说请人去坐坐,就是说自己住那里,在圈子里都好象有点怪怪的。不知道是突然得了不义之财呢,还是改了行,跑去玩期货股票赚了一笔。这就叫"多层次"住宅需求的满足。有些人把住进比华利山庄当做殊荣,有些人认为是耻辱,没有对错,只是不同。
    二、制定一个综合性的发展规划
    这个原则要求美国的地方当局要制定一个长期规划,以满足居住、商业、娱乐、工业和开敞空间的用地需求。
    土地有限,人口住宅要求却不断提高,如果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没有一个一方面可以满足居住、商业、娱乐、工业和就业需求,另一方面又照顾到生态保护的土地规划,最后的结果一定是乱开发,造成总体的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的恶化。印象最深的就是站在广州通往番禺的洛溪大桥上,看原来一片良田沃土、桑基鱼塘的番禺,被开发得水泄不通,没有空间、没有节奏,所谓的"华南八大楼盘",一个比一个庞大,已经整死了这个区。加上贪得无厌的收费站,打死也要单一收费,成为广州丑恶的交通瓶颈,已经没有"看相"了。在西方,如果地方政府有这样的劣迹,早就给选民"炒"了。缺乏一个科学的、持续发展的规划,就会造成这样的恶果。
    三、革新土地开发模式,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这个原则要求必须革新社区土地开发模式,以促进混合型用地,并有利于步行区的发展;整个地区的开发要进行综合平衡,以便使一个区的密度高一些,而另一个区的预留空地多一些;地方当局应认识到,需要不断地改进现有的土地利用政策和标准,以促进良性发展。
       20世纪初期,柯布西耶提出的新规划思想,就是把城市不同的五个功能区域,即居住、就业、商业、交通、娱乐分开来。美国是最彻底按照这个工业化时期的城市规划思想贯彻的国家,到了七八十年代,分得清清楚楚,在家里要买个水果,都要开车到商业区去,上班更不用说了。全国人民开汽车,一个国家二亿部汽车,用了全世界四分之一的能源,长此下去如何了得。后来又提出新都市主义思想,其中内容之一,就是综合开发,混合用地。最近一个时期以来,美国中产阶级居住区中的商住混合、甚至商业、办公和居住混合的项目不断出现,有些甚至还与地下铁路系统、公共汽车系统联系起来,越来越方便。这种做法,其实在工业革命初期也就有了,只是后来发达了,认为这不行,抛弃了,
    大家去开车。现在知道不对了,又改回来。正是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
    四、规划应适应该地区对基础设施的长期要求
    这个原则要求美国各级政府应采取均衡、可靠的方式投资和支付有关道路、学校、供排水以及其他基础设施的费用。跟随这个原则,还有一个要求是:有计划地复兴老城区和近郊区,也就是"新都市主义"的主要内容之一。激活旧城区和近郊区市场,促进内涵式发展的方式已成为公认的通用良策。
    我们这里做得比较好的是前面一半,城市发展的几通,什么"五通"、"七通"、"九通"我们现在都做到了,好多社区,连宽带网都通了,这个方面我们的发展
比西方快多了。但是后面一半问题就来了,如何激活旧城区?在北京是简单的方法"拆",在天津也是简单的方法"拆",不拆留着干嘛?总有人骂的,反正我拆了,骂我听不见,这种心态相当普遍。没有旧市区的保护和发展,谈什么新都会啊!
    五、住宅开发应适应市场的需求
住宅市场的推动取决于就业与消费者的意愿。当地的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会造成不可估计的住宅增长,尤其是当增长期过后所形成的后遗症将更为严重,因为在增长期中所建造的住宅有可能满足不了数量和质量的需求;
    各级政府如想要增加就业机会,就需采取相应的住宅政策,以提供新的住宅来满足新就业人群的需求,否则低收入家庭将是住宅短缺的首先受害者,因为,当需求大于供给时,这些家庭因缺乏竞争力而难以在市场上找到需要的住宅。急剧发展的中产阶级,已经成为在中国经济里越来越占核心位置的人群。原来说工农商学兵,勉强把商算成中产,并不成气候。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产业工人虽然人口庞大,但是随着劳动技能的提高,收入也不断提高了,迟早是进入中产的。美国的产业工人全部是中产收入,要当低收入,只有去服务行业了;农民在中国是庞大无比,却是缩小得最快的一个阶层,三农政策迟早执行,农转工的渠道一定要通,否则中国怎么有机会成为一个现代化强国?
    因此,这些进入产业界的农民,在掌握比较高的劳动技能以后,也是准中产。商、学自然是中产范畴的,也就是兵也不再是以前那种16块一个月补贴的义务兵了。这么庞大的一个正在形成的中产收入阶层,如果我们没有新的住房政策做准备,到时候就有点束手无策。
美国开发商的理念与举措
    与此相对应,美国的开发商提出了新的开发理念,这些开发商的理念,倒是非常有趣,因为反映了美国商业企业对于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真正关切水平,其实也就是把握发展的商业机会的能力。开发商在开发上方向明确,措施也就可以很具体实用。比如升值这点吧,总不能整天在广告上吹自己增值,而一定要有具体措施来使之得到实现。总结起来,有几个很突出的特点,包括:
推行新型传统式设计,采用通用性强的设计,以保证使用的长期性。
独立式住宅占地小一些,道路窄一些,硬铺衬路面少一些。
考虑室内空间的灵活性和可改变性,以满足多样化的要求,如家庭办公室等。
每户建筑面积以180-210平方米为佳,不必太大。
40%客户要求4个卧房,49%可接受3个。
25%客户要求3个车位的车库,54%要2个车位。
51%客户选择大面积、一般配置;49%选择小一些的面积,高配置。
大空间,大厨房并与家庭厅相连,可以开敞或半割断。有高天棚或鸟式厨房。
有向户外伸展的空间,如前廊、后阳台、阳光室。
洗衣房、餐厅是基本要求。
住宅的良好生态条件,特别是注重环境保护的绿色生态方面,美国的住宅设计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包括:
愉快、美观的外型设计,创造安全、舒适的居住品质、节约能源和资源。
愿多付点钱以便提高设备水平,以使每年运行费节约点。
对洗衣房、家庭办公、图书、阳光、音像、健身室等均有不同程度的要求。
使用的材料和产品无需太多的维护。
更多地使用工厂化预制部件、复合型木制产品、钢和混凝土的再生材料产品。
供热、供冷系统需节能,供热和供冷分开为两个区。
综合、可调节的布线系统及高速数据传输系统,更多的家庭智能化设施,如:安全防护、多条电话线入户、能源管理和照明控制系统等。
    美国的城市住宅开发,已经走完了高速成长阶段,进入到比较平稳的发展期。我们则处在一个高速发展期,因此,美国的经验,在很大的程度上对我们来说是有指导性的借鉴作用的。从郊区化到新都市主义,再到区域城,是一个发展阶段的过程。我们尚处在郊区化阶段,还没有进入新都市主义时期,离区域城阶段尚远。过渡依赖汽车、过渡发展大型购物中心,在美国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我们却还对此没有警觉。
    住宅区缺乏邻里精神,缺乏社区内容,缺乏亲和气息,已在美国显示出其严重性,但我们对此还比较迟钝。
    生活中有些事情是可以跳跃前进的,小孩子上学还可以跳级呢,但社会的发展却是由历史沉积而成,跳跃不来的。缺乏循序渐进的发展,反而会在发展中事倍功半走弯路,最后还要用高倍的代价来纠正,这种教训,我们还少吗?

0